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救国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正義千秋壯國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2期  作者:程金根 出版时间:2016-02-25
    关键字: 抗日救国 江西烈士 英勇事迹

    大夫,把荣誉和身后事看得比生命更重。江西军人特别是进过军校学习的军官级的军人,他们在这场保卫中华血脉的伟大的抗日救国战争中表现得更加英勇顽强,更有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抗日战争期间,国军部队与日本侵略军队大的会战就有22次,其中著名的淞沪大会战,国军投入七十万军队,对抗日军五十万侵略军,国军伤亡20万人,团长伤亡半数以上。抗日战争期间,国军与日军共发生战役38931次,伤亡官兵3311419人。国军师级以上将军阵亡210人,其中上将8名。1929年至1933年

  • 文章揮不去的懷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6期  作者:熊·愷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熊恢 百岁冥诞 追悼 教育救国 提携弟妹

    赴日留学。到了日本,您又参加中华革命党,一边读书,一边做爱国运动。直到民国十三年,国民党改组,主张联俄容共,与您政见不合,乃毅然离开,而投入主张国家主义的中国青年党。革命未成,便立志从事教育救国。先从扫除文盲的平民教育着手,然后倡导「有教无类」使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再提倡「教而后富」,使人人有生产技术,致富能力;并重视体育,提倡军事教育,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这些都是切中时代的救国教育。二、您有提携弟妹,友爱逾恒的精神:母亲于民国四年秋季去世,父亲于民国五年夏季

  • 文章文丞相传(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胡廣 出版时间:1971-09-02
    关键字: 文天祥 抗元兵败 忠君救国 壮烈殉国

    吉水 胡廣天祥徬徨門外,久之,杜滸欲赴城濠死。有張徐二、路分,自言苗安撫遣送丞相,惟丞相所向。天祥云:今惟往揚州。路分云:安撫謂揚州不可往。天祥云:夏宣撫不相識,淮西又無歸路,委命于天,惟往揚州。久之,有弓刀五十人至,張徐各就騎,以二騎從天祥。天祥與杜滸連騎,行數里,張徐請下馬,天祥旣下,又云且行,旣行又云且坐,坐久立談。張徐云:制使欲殺丞相,安撫不忍,故遣某二人送行,今丞相安往?天祥云:只往揚州。張徐云:揚州欲殺丞相,丞相不可往。天祥云:無可奈何。張徐...

  • 文章(捌、詩詞)江西省立瑞金師範學校校歌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楊繩武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师范学校 校歌 青年 救国 教育事业

    靑年靑年,坚苦卓绝,救国任仔肩,从根救起,敎育当先。建设新中国,三民五权。东南重鎭,闽粤毘连。钵山绵水,絃诵兴焉。济济多士,莫辜负国家作育,努力争作祖生鞭。四维八德,国训昭烈,人伦师表,学养修全。勖他年,扶植敎化,开来继往,立地顶天。

  • 文章足跡到處總是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潘善福 《展皓诗录》 诗词例举 救国育民诗词

    瑞金 朱先淦辛已六月,收到汉诗名家潘学长善福先生,邮寄「展鹄诗录」第一集,如获至宝,立即捧读,计有七百八十多个题咏,占幅三百三十多页中,分五言古体、七言绝句、律诗、和韵,联与句等诸种体式,内容更包罗万象,述志、感时、记事、五次返鄕探亲、本岛及世界各地旅游、抒情、写景,俯拾眞材实料,理出汉席大餐,使读者酒醉饱,眼界大开,而弁言及跋言,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并未请名人作序及题字,朴实无华,一新耳目。特有所感:一、其诗言志,救国育民:生今盛世,战乱频仍,目睹

  • 文章豫章古文明的奠基人子羽先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子羽传儒 人才辈出 弘扬儒学 熊育锡教育救国 教育振兴

    为业,传播儒家思想,才使古豫章避免了「蛮夷之邦」的落后状况,融入了中原先进文化行列。清末民初,为改变国家积弱积贫的落后面貌,有识之士提出教育救国,江西近代爱国主义教育家熊育锡就是其中的一员。熊育锡(1868-1942),字纯如,号仪炳,出生于南昌县岗上镇月池村,早年曾举秀才,补增生,后留学日本,曾任蔡元培时的北京京师学堂斋务长,民国初年的江西省文事局长。他受严复的思想影响,以中西文化相结合为模式,于1921年于南昌市澹台灭明墓址(原友教堂旧址)内创办了私立

  • 文章金戈鐵馬憶當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鍾鳴鳳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知识青年 从军救国 军事训练 抗战胜利 复旦大学 教育事业

    分宜 钟鸣凤一、奋臂云兴民国卅三年秋天,就读江西省立宜春鄕村师范高中一年级。刚满十八岁,参加了三民主义靑年团。当时国家处境岌岌可危。十月廿四日,蒋委员长发表吿知识靑年从军书,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靑年十万军」,号召知识靑年从军救国,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其时历史老师黎世芬,就利用上课,或在总理纪念周上,以其渊博的学识,雄健的口才,强调靑年与国家的关系,鼓励同学踊跃从军。乃谓响应从军,可一举两得,不但可以救国,而且还可以创业。年轻学子,无不为之感动。于是

  • 文章我的父親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国学基础 抗日救国联合会 卢沟桥事变 师资 往事回忆

    党国,热心敎育诚实的忠厚长者,远在民国十七年,肄业南昌九县联立洪都中学时,经校长罗静远九经先生—在台—曁国文敎师吴英颜先生推介,加入中国国民党为预备党员,接受党的训练,主义薰陶,然后晋升为正式党员,民国二十年,日本借口中村事件,发生九一八事变,侵占沈阳,全国震怒,各地学生群起抗议,父亲与当时就读心远中学的叶约翰,省立第二中学的欧阳变等,发起组织:南昌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游行示威,抗议日本侵略,请缨杀敌,为了撕毁棋盘街鸿昌布庄,囤绩日本布小羽绫的事情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