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土习俗共返回4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山東毛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于寶麟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毛驴 风土习俗 谚语

    一、從「趕脚的」說起記得幼年在濰縣家鄕,嘗見人們悠然的橫跨在驢背上,另外一個人手裏拿着小皮鞭子,亦步亦趨的跟在驢屁股後面,有時滿頭大汗的緊跑、慢趕。當時對此一現象感覺很奇怪,爲什麼不倆人一同騎着走?後來才曉得這就是所謂「趕脚的」是也。回憶此一情景,爾今就連電視和電影上都難得一見此一鏡頭;因爲現在年輕的「劇作家」,對此一鏡頭,莫說身歷其境,就連見都沒見過,更遑論編劇?旣便能編出來,他也不曉得這毛驢子是怎麼個騎法?現在跟年輕人講「趕脚的」,可能他(她)們都會...

  • 文章故鄕的婚姻習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0-03-20
    关键字: 风土习俗 婚姻习俗 历史

    前言中國數千年來,都是以禮爲敎,以禮爲治,禮的思想,在中國發源很早,所以中國有禮義之邦的尊稱,禮的範圍,包括民俗習尙,行爲規範,以及政治典章等,舉凡合乎道禮的行爲規範,就是禮。人生過程中,男婚女嫁爲人之大倫,且爲必經之階段,按婚約關係禮的開始,在習慣與法律上,迄今尙無定制,目前民間所沿用的禮儀,乃是依據民間的習慣,又往往隨時代而變更,同一時代的婚禮,有用舊禮者,有用新禮者,有新舊並用者,又有爲勵行節約而集團結婚者,或法院公證結婚者,因宗敎信仰不同,無一定...

  • 文章後婚靜悄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吳長波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后婚 流程仪式 风土习俗

    在我的家鄕魯西北,女人死了丈夫再嫁,或者被「休」過的女人再嫁,都稱之爲「後婚」。通常後婚的典禮,都是在夜間舉行。爲什麼要在夜間舉行?我想可能是怕被人恥笑,四五十歲還要找男人。因此,沒有人結後婚大張席宴,好像偸偸摸摸的把事辦妥爲妙。當然女的更沒有花轎可坐。親朋可能知道,也不道賀,好像大家裝不知道的樣子。只有辦喜事的人,就是媒人和男方,去女方把女人偸偸的以牛車或馬車,趁夜無人,接了來,向祖先牌位,磕個頭,就算辦理了戶籍登記,以後儘管晩輩們稱呼「奶奶」,而實際...

  • 文章故鄉喪禮習俗憶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故乡 丧礼婚俗 风土习俗

    山东文献三卷三期刋载赵书堂先生大作「故鄕的丧葬礼俗。」内有祭礼及点主礼仪式;笔者忆起故鄕丧礼中此种礼仪及有关习俗,谨就记忆所及卢述于后,敬请鄕贤先进敎正。壹、丧局在故鄕小康之家,于父母去世时,感念父母鞠育之恩德与治家之辛劳,对丧事不忍草草了事,乃在父母去世三朝先行闭丧停柩在堂;另行择期发丧,丧期二日,并讣吿亲友。这种丧事大多为大丧局,通称全丧,所谓大丧局在:一、气势上有:狮子[1]方相[2]喇叭[3]手,砲[4]手,鼓乐手(淸唱),管乐手(吹奏)等。二

  • 文章故城掖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侯統照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掖县 故乡 风景 风土习俗

    侯統照先生,筆名學古,掖縣人,世居掖縣東關,後隨乃父寄居烟台,玆根據童年的記憶撰成此文。侯先生現在省立台中一中任敎,熱愛文學,並富有創作發明的興趣,已獲有國家十年專利的發明品達六件之多——編者

  • 文章土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劉雲懷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济宁土山 社会风貌 风土习俗 思乡

    濟寧的土山是一座綜合性的大型遊樂場。魯西南十餘縣常往濟寧跑的人沒有不知道她的芳名而一親芳澤的。城廂附近的紈袴子弟固然每日必到,就是那四野的莊稼漢到了城裏也必往一遊,方不虛此行。可見她對人們的吸引力了。土山雖曰山,實際上並沒有山,她只是當年疏濬運河時挖出來的一部份土方,堆積得較高,像山的樣子而已。因濟寧縣城附近無山,遂把這堆土名之曰山,又因是用土堆成的,有別於自然形成的石頭山,故名土山。可見邑人對山的嚮往。而今人們早已看不見這堆土了,百千年來風吹雨洗,她逐...

  • 文章家鄕話集釋(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曹繼曾 出版时间:1981-09-20
    关键字: 家乡话 风土习俗 档案资料

    疤——疤拉——疤瘌——瘢——瘢子瘡痕或創傷處叫疤,俗稱疤拉,或作疤瘌。本作瘢,俗稱瘢子。例:淸初鼓詞俚曲選下禳妒咒十:「待怎麼處置哩!割了頭,碗那大小一個疤拉!」謂古人犯罪,極刑則砍頭,頭割下來,兩膀之間,剩下碗口那麼大小的創痕,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了不起。正字通:「俗呼瘡痕曰疤。本作瘢。」國語辭典:「疤瘌,卽疤。」疤拉,卽疤瘌。說文:「瘢,痍也。」段注:「古義傷處曰瘢。」讀如盤。按:中華大字典:「瘡、創字通,古多作創,方書作瘡。」家鄕話謂膿瘍處曰瘡,如疥...

  • 文章日照的餑餑和棗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日照 食物 风土习俗 饽饽 枣山

    臘月初,大家就已開始準備「年下」吃的用的穿的,一般來說,大都先從淘麥子、磨麵開始,臘月二十一過,就開始「蒸年」,蒸製一些久存不壞的年節麵食。無論是蒸餑餑或是棗山,首先都要「醱麵」,用溫水溶化「引子」(卽老麵或麵頭」,攪上麵粉,置於暖和處,使其醱酵起泡,再均匀地拌合麵粉,用力在麵板上揉搓,待麵糰軟硬適中,卽可做成餑餑或棗山。做好後再醱一次才上籠蒸,是其特色。餑餑就是年節裏上供用的饅頭,用手一個個做成半球狀,頂端還點上一個大紅點,討吉利。做餑餑要用硬麵,揉的...

  • 文章端午節詩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孫華英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端午 风土习俗 散文诗篇

    四十年端陽角黍祭忠貞,屈子流芳萬古聲,滾滾浪花揚正氣,江風永作不平鳴。五十年端陽午夜聞吹簫,怨氣滿天曲子飄,土調聲中家萬里,南風掀起嶗西潮。五十八年白姐小靑得道仙,流芳萬古端陽天,當年故事今重演,林黛杜娟又結緣。六十年光陰似箭景如烟,二十三期端午天,回憶今宵靑島港,毋忘此日上兵船。六十七年又是一年端午節,詩家海外歸心切,美人改嫁盼新夫,惡果難將奇恥雪。

  • 文章山東諸城的鷄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食客  出版时间:1980-03-20
    关键字: 鸡腐 食物 风土习俗

    這道菜,材料單純,作起來,因工具進步,也就顯得簡單了。材料:鷄胸肉約一斤,兩個蛋的蛋淸。作法:將鷄胸肉放在砧板上用刀背慢慢敲成糊狀(不可用刀刃斬或刴),脂膜或細筋都要抽出,將蛋淸和入用力攪匀,俟鍋內水沸後,將肉糊團成鴿蛋大小的丸子,逐個投入沸水中,煑熟卽自動浮起,此時丸子呈白色,撈起備用。另以鷄胸骨煑湯,煮半小時,湯半淸,將鷄胸骨撈去,加鹽適量。將丸子投入,再沸,盛大碗,撒葱花,卽可上桌。丸子鬆脆,湯鮮而不膩,且白丸綠葱,引人食慾,上品也。其實這道菜是「...

共41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