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宁波同乡会

爲國儲才、有志竟成

——寧波旅滬同鄕會會刊序——

張其昀

(民國十八年八月舊作)

  家叔父申之先生近膺本會主任之職,於本刊內容思益求精進,而囑昀爲序其要旨。昀嘗與吾叔燕談,論及我旅滬同鄕優劣短長之處,其長處在於經濟,其短處在於學術。無可諱言,本刊之職志,當爲溝通經濟與學術兩方面,而使人文物力,得以相持而長,則不特本會之事業可以日進旡疆而已也。吾叔頗然其說,敬略抒鄙見,草爲斯文,以求同鄕諸君之教正。

  余今夏客居上海,寓寧波旅滬同鄕會。余書齋在四層樓。啟東窗,與先施公司之高塔,朝夕晤對,擧目一望,樓閣弘麗,燦然分列,其地實爲上海之繁華中心。因念上海爲中國之經濟首都,而其市場以寧波人與廣東人最有勢力,如先施公司卽爲粤商所組織,故寧波同鄕會與先施公司實可以代表上海市場之二大柱石也。惟廣東人又分爲廣州、潮州二幫,言語多相扞格。昔中山先生有云:「汕頭之與廣州,相距僅一百八十英里,視倫敦之與利物浦尤近,而語言之殊異,不啻美國之與意大利。」至寧波人則皆爲舊寧屬七邑之人民,墟烟相近,習俗相同,故團結力最爲堅固。然甬人與粤人雖有不同之點,而因其各受地理環境之影響,山海交錯,地狹人稠,故其人民皆輕去其鄕,但又極愛戀其故鄕,此則其一致之精神也。

  清洪亮吉與友人書云:僕客汴水,日餐黄沙。君官四明,乃飮碧海。」寧波人之生活,誠與碧海有不可須臾離者。余甬人也,每乘輪來滬,憑欄遠眺,至甬江口,出鎭海關,水天無際,遙望海中風景,蒼茫淨遠,與天俱碧,不覺意興灑然。乘風鼓浪,此情何限?滬甬線之輪船,每日有二三艘,爲沿海航業中之最發達者。每見滿艙旅客,熙熙攘攘,未嘗不私自爲慰。上海誠爲寧波人之第二故鄕。然上海所處之地位有二層,對內爲經濟的首都,對外爲世界六大都市之一。僅就本國而觀察之,固有以見寧波之價值;若更就世界而觀察之,則不禁赧然而自失矣。例如民國十二年九月,寧波同鄕會救濟僑日被難同鄕來滬,所搭之船乃日本之輪船。現在日本行駛太平洋上之輪船,多在二三萬噸;而我國最大之輪船,不過二三千噸,故不堪遠渉重洋。二十世紀爲太平洋之時代,太平洋時代之特徵,卽爲大船主義。今我國民依然毫無準備,不聞不問。顧我素以通商航海擅名之寧波人,將何辭以對乎?

  暑窗鬱悶,余常至黄浦灘公園納涼。出南京路口,沿電車路北行,過橫濱正金銀行之前,赫然見日本郵船會社所立之廣告牌,其前大書本公司爲世界第一之輪船公司,有船一百八十隻,共八十八萬噸,航行全世界,互相銜接。其後列擧以上海爲中心之世界航路共九條,近者自上海至大阪或神戶,每星期二次,遠者自上海開往澳洲,每月一次。我國最大之輪船公司曰招商局,所有船隻,合共不及四萬噸,其航路之分配,限於長江及南北洋之三線,至世界航路無一焉。民國十三年冬,中山先生離粤北上之時,道出日本,亦乘日本郵船會社之船,日人以此爲莫大之光寵,其廣告遂大書對於華人旅客特別敬重優待。興言及此,感慨何如!

  前人有言曰:「夫橫一木而棟明堂者,其力固多,然其下有柱,柱下有石,石下有土,積三物而棟力成焉。此明上下節級,有扶持之道也。」日本郵船會社所以能達於今日之盛況者,其扶持之力甚多;特其注重於科學研究,則爲我國商人最所忽視之一點。例如南京路別發洋行,陳列日本郵船會社所編纂之世界貿易年鑑,係一九二九年之最新版本,其書材料、力求新穎,網羅宏富,印刷精美。以一輪船公司,而於世界經濟地理搜討之勤若此!在我中國,不但世界年鑑尙無其書,卽中國年鑑,除英日人所編纂者外,商務印書館之中國年鑑,出版已有數年,迄未改訂,政府機關與各大報館均未聞有年鑑之發行,以致公私參考,不得不借材異邦。又如英國總商會出版之經濟地理圖說,以地圖、表解、統計、說明,合訂二冊,成爲世界上偉大之標準著作。吾未悉上海總商會,對於中外經濟地理,亦嘗有網羅整齊之決心否?

  最近中俄邊事,棘手異常,凡我國民,無不悲慨盈懷。此次中俄問題之要害,在中東鐵路。據民國十三年之中俄協定,中東鐵路純係商業性質,該路所特設之經濟調查局,出有俄文之書籍地圖多種,間有漢文譯本。日前報上登載商務印書館代售之北滿洲與中東鐵路一書之廣告,但係原版英文。何以國人欲了解本國之事,須看原版英文?推之各海關之貿易報告冊,其較精詳之作品,亦大率爲英文本,在本國書坊反不易購致。豈海關所任用之客卿,亦欺我中國爲不學之民族乎?至於南滿鐵道公司,對於科學事業更爲注意,如東亞經濟調查局、中央試驗所、地質調查所、農事試驗場等,機關林立。該公司自稱自開辦以來,一切事業,悉以科學研究之成績爲其基礎。日人所租借之大連灣,今已成爲中國第二大商港,肩隨於上海。上海與大連不同之點,亦卽中日二國商人觀念不同之點:卽上海商人皆抱一在商言商之觀念,而日本人則於商業組織之中,能延聘多數學者,從事研究,特深明知難行易之原理。故中日商人營業之勝負,進步之遲速,其關鍵蓋在於此。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此余本於責備賢者之義,對於中國領袖商人之寧波人,實不勝其遺憾者也。

  世人常稱英國人爲開舖子之民族,所謂舖子,當然包括書舖在內。上海最大之西書舖,卽推英商之別發洋行,其所搜羅之書籍,以遠東問題爲其中心,分別門類,編有總目,觀其插架之富,國內著名之大學,猶愧弗如。別發洋行附近之博物院路,有英人所設立之亞洲文會,爲英國僑民研究學術之所。就地理學而言,該會藏有倫敦皇家地學會地理月刊歷年全帙,此外各國文字之地理刊物,亦多有陳列,可見英人經商之暇,並不廢學。特未悉我國商人,亦常在公退之暇,潛身於篇章,以期增進學識者否?史稱漢代賢相,多有不學無術之誚,不獨霍光一人爲然。當時最强之敵人爲匈奴,匈奴穹廬酪漿,毫無文化,故漢人能開拓邊彊,飮馬瀚海,武功之盛,照耀千秋。而今則非其時矣!無論兵戰或商戰,均需要高深之學問。我寧波商人,憂勤賢勞之心,堅忍不拔之志,固卓卓在人耳目。但其弱點所在,亦不能爲之諱,蓋其眼光甚小,僅僅以在商言商爲生涯,學問之事,漠不相關,足以富其家,而不足以與圖富國之道,此才有餘而識不足之故也。我中國素稱文獻之邦,今文獻淪衰,已臻其極,可為浩歎!「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良時在茲,勗之而已!

  總理實業計畫以寧波列入於三等港,謂寧波距東方大港過近,國際貿易多數當歸入於東方大港,是以將來寧波商人之大本營,當仍在上海或東方大港。但人類生活有多方面,欲發展寧波,初不限於商業一途。譬如國防與敎育方面,寧波均可成爲全國領袖之城市。蓋寧波爲全國最大之漁市,舟山羣島之漁船共有二萬餘對,漁民當有三十五六萬人。漁民擊楫赴海,衝風犯浪,爲百業中之最艱苦者,故世人稱漁業爲海軍之預備學校,良非虛語。今國民政府已勘定象山港爲軍港,若能利用寧波外海之漁民以操練海軍,則地利人和,盡善盡美,此固爲我國民之所公認,無待於標榜者矣。吾人文欲以寧波爲中國之一敎育中心,聞者將以爲疑。茲請以美國之波士頓爲一先例。波士頓爲美國之大漁市,兼爲美國之學術重鎭。哈佛大學爲亞美利加州之最高學府,有新大陸之雅典之稱,距波士頓僅三英里,故波士頓爲美國之一敎育中心。今吾爲此建議,乃由於讀史而來,而非輕易比附。蓋寧波自南宋以來,久爲中國文化重心之所寄,有「海濱鄒魯」之稱,其人物擅美一時,流譽千載者,亦已多矣。

  南宋之世,四明學風之盛,甲於海內。文天祥明州四先生贊有云:「廣平之學,春風和平。定川之學,秋霜肅凝。瞻彼慈湖,雲閒月澄。瞻彼絜齋,玉澤冰瑩。」四先生皆爲陸象山之弟子,陸子之學大行於浙東,而非江西諸弟子所可及。明清之際,黄梨洲講學於甬上,其時證人講會,勝友如雲。萬季野尤致力於史學,梨洲先生嘗稱有明三百年之史,獨藉一草野之士以成之,其推重若此。萬氏以後,全謝山亦最熟於南明文獻,「誅奸諛於旣死,發潛德之幽光」,鮚■亭集一部,可與中國民族精神同垂不朽。吾人以爲寧波數百年來之學風,宜發揚而光大之,卽保存固有文獻之學之特長,復講求海外之學而光大之。昔謝山先生唯一之希望,在於講學而勵士氣,惜美志不遂,孤憤以終。吾人希望在海濱優越之地,創造學府。諸君試想像之:碧天一色,淡泊寧靜,笑傲烟雲,臥聽波濤,海舶漁艇,遠近放逸,此種校景,異乎尋常,足以使靑年學子,壯懷淋漓,而生超然遠擧、羣向海外發展之雄心。(按吳淞並非海口,吳淞距揚子江口,尙有二百里之遙。)而且各種科學,有關於航海、造船、漁業、海軍以及國際貿易之部分,若使學生親臨海岸,與海水日常接觸,尤足以振起精神,激發思慮,庶幾情隨景生,樂與道俱矣。

  莊子有言:「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國事非孤注,功業難倖成。古之報國復仇者,不期於早發,而期於有成。晚近人心國勢之衰頹,由於爭學苟且,務相推避,坐變炎涼,徒延歲月。故中山先生主張分縣自治爲國家建設之基礎,鄕土觀念爲民族主義之基礎,以爲造新屋者當覓好屋基,如廣州卽爲中國之一好屋基云云。余敬以至誠,告我旅滬數十萬之甬人,我寧波處於與海爲隣之環境,當成就與海洋有關之事業。世界潮流,與日俱新,當及此時,因地施敎。爲國儲才,有志者事竟成,昔吾鄕賢,嘗從事於此矣!

                《爲國儲才、有志竟成》,《宁波会刊》第1期,1963年8月1日